2013年2月19日

目標與架構

1.概念架構:活在關係中的「全人」

面對現代社會「文化的分裂」與「工具主義」兩個挑戰,我們嘗試回到「人該接受如何的教育」之思考:學校是教育的場所,不是職業訓練所,即使是培育實用專業人才的技職學校亦然。訓練與教育的最大差異在於前者以技能的獲得為滿足,後者以人自身的發展為目的。教育以人自身的發展為目的,而人自身的發展以「全人」(holistic person)為理想,「全人」是相對於「半人」或「非人」,透過批判「半人」或「非人」的過程,確立起「全人」的意義。

在此意義下,「全人」是指「完整的個人」,「全人教育」乃以「學生」為主體,並將學生視為完整的個體,以發展完整個體為目標,用以導正過度工具理性的教育模式。完整的人具有世界的開放性,人是能說不者,能夠創造屬人的「生活世界」(Lifeworld)。這個「生活世界」涵有「天」、「人」、「物」、「我」四個向度,具有自由意志的個體於此開展人與宇宙、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自我的關係。換言之,「全人」乃是活在整全關係中以體現整全存在的人。這種全人觀重視人的「內在品質」,譬如:頭腦、感情、創造力、想像力、憐恤心、好奇心、尊重感,與實現自我的期望,這些內在品質有助於人類達到真正自我完成與社會和諧互動。這種全人教育觀,確認人生是有目標、有方向、有意義的,生而為人,我們的軀體和心靈都是深刻的、緊密的、不可分割的,緊緊「相連(connected)」於宇宙、天及社會文化當中。依此「全人」概念為核心所建構的全人教育,對應於「全人」的四大面向,以天人關係的連結、人際倫理的建立、身量的格致、智慧的啟悟等四者整合交融為總體的、終極的目標。

因應專科學子「做中學」的學習模式,以及二專學制的短暫年限,我們在終極目標之下設定具體而微的校定通識教育目標如下:

(1) 對應於天人關係的連結,開拓學生的視野以體認普世價值。

(2) 對應於人際倫理的建立,深化學生在地經驗以感發本土關懷。

(3) 對應身量的格致,加強學生終身學習的基礎。

(4) 對應智慧的啟悟,提升學生人文素養以達到自我發展的平衡。

2.具體目標:「閱讀與書寫」作為全人教育的介面

「閱讀與書寫」的語文教育課程是上述全人教育的理想介面,因為作品本身乃是一個意義世界,此一意義世界由作者予以建構,蘊含作者對世界的理解與詮釋,而由讀者經由閱讀的具體化活動來豁顯其意義,「語言的存在所主要仰賴的並非是其發言者,而是其詮釋者,讀者的角色是讓『書寫用暗示與陰影來表示的東西』變成具體可見。」 (阿爾維托‧曼古埃爾:《閱讀地圖──一部人類閱讀的歷史》),讀者通過理解與詮釋,賦活文本的存在,同時創新自身的存在,甚至改變自己與世界的關係。閱讀的理解與詮釋往往與讀者理解視域的先在結構密切相關,對於非文學專業的技職體系學生而言,文學研究和批評並不是他們學習的重點,能使學習內容連結到先在的理解視域及當下的生活世界,經由閱讀活動而獲得對於人與世界之關係的審美感悟或思想觸發才是。因此,本課群乃以「全人觀照」的我、物、人、天四大向度為主要架構,進行課程規劃,引領學生進行深度閱讀與對話,經由作品的閱讀及討論,深化對自我、人性及世界的理解,體會作品世界的美感經驗、倫理反思及生命意境,並培養學生書寫或言說等各種表達能力,期使學生能夠從自我走向世界,張開心靈之眼觀照乃至轉化、創造生活世界。

本計畫的課群包含「閱讀與書寫:文本中的倫理觀照」、「鐵道旅情與自然書寫」、「臺灣當代自然書寫」等三個課程,雖然閱讀文本的選擇各有關注,教學活動的設計各有創意,整體課群共同指向提升學生之美學、倫理及民主等素養的具體目標:

(1) 體認文學作品的美感經驗:文學作品的美感或來自作品的形式之美,或來自指涉的人文之美,通過深度閱讀,以及情境化教學,引領學生對於美有深層的體認,以豐富對生活事物的美之領受力,進而培養公共空間美感之反思與營造的能力。

(2) 啟發全人向度的倫理思考:從有關倫理議題(尤其是生命倫理與環境倫理)的文本出發,了解其問題情境,連結人與自己、人與他人、人與自然、人與宇宙的關係,以理性判斷作出倫理抉擇並實踐於生活世界。

(3)提升理性溝通的民主素養:採取討論與對話作為主要的教學方法,在討論與對話的過程之中,學習互相尊重、合理爭議,在差異中,一方面激盪映照,探詢思維深度,一方面存異求同,拓展思維廣度,以提升公民參與民主所需的素養。